执“绿”为笔 缀“红”提彩 绘就宜居宜业宛城新图景BOB彩票·(中国)平台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4-01-10 20:16:51    浏览:

[返回]

  BOB彩票宛城,一座奔涌不息的活力之城,风物四季,旖旎景色;开窗见绿,抬头蔚蓝。仔细聆听,一街一园在诉说城市的变化;伸手触摸,一村一品在刻画乡村的未来。

  拼经济、拼发展是南阳市今年工作的主旋律、主基调。作为中心城区主城区,宛城区坚定“一手抓城市建设,一手抓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征程中打头阵、当先锋、作表率,向美而生、向新而行,“产业红”托起村美民富的希望,“生态绿”正成为幸福生活的底色。

  舞龙翻飞,绳鞭作响,老人闲话家常,孩童嬉戏追逐……冬日暖阳斜照,位于滨河路的解放广场公园内欢声笑语不断。

  美好生活,民心所向;民之所望,便是政之所向。仲景街道以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为抓手,结合城市更新提质工作,投资1200余万元,历时半年高标准打造占地48亩的解放广场公园。蜿蜒的人行步道,串联起园内生态空间,童趣十足的玩乐设施、全开放的健身场地,搭配精心种植的车厘子、苹果、桃等果树和香樟、法桐等行道树,俨然成为“全年能见绿、四季能看花,移步即是景、处处各不同”的大自然花园。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立足公益性是公立医院的基本属性,市口腔医院发挥公建单位带头示范作用,两相路院区建设初期便规划建设通透式“无围墙医院”,将道路绿化与庭院绿化有机结合,打造集便民、景观为一体的4000㎡开放式游园,让绿地与街区无界融合,实现透绿于城,还绿与民。同时,坚持景文共融,“党建红”点亮“环境绿”,让文化和道德内涵镶嵌其中,寓教于乐间尽显方寸之美,形成沿街展示面新亮点。

  辖区占地22000㎡的张衡东路宇信荣誉学府游园,是仲景街道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游园建设的创新举措。“拆围”是手段,“透绿”是关键。建设之初,仲景街道及时介入,按照无围墙城市建设理念对民营企业游园设计提出科学建议。拆掉有形的墙,将原有实体围挡改为镂空围墙,让“关”在墙内的绿化走出来。修剪齐整的市花月季与60种乔灌地被植物疏密相间,形成一道“花墙”,伴随通达可入的园路,规模初现的立体绿化,仿佛在告诉过路的市民,“慢慢走,欣赏啊”。

  如今的宛城,处处皆美景,移步即成画。点点滴滴变化的背后,是持之以恒的投入与奋斗。

  为了“城在绿中、路在林中、人在园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色生态体系在宛城铺开,自2022年冬季以来,该区全力抓好大公园建设、高速口绿化、口袋游园建设、无围墙城市建设,借由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且使用频率高的生活场所修复城市生态、织补生活空间,做到应拆尽拆、应绿尽绿、应透尽透、应通尽通,全方位建设“以水润城、以绿荫城”的居住环境。

  宛城区城市管理局负责人:“2023年以来,借助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契机,宛城区大力推行无围墙城市建设,对现有各类游园进行升级改造,做好零星用地的再生利用,将‘边角余料’变成‘金角银边’,多举措增加城市公共开敞空间。下一步,秉承‘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增量提质、务求实效’理念,结合南阳厚重楚汉文化,优化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精品游园,讲好宛城故事,让广大群众闲有所去、去有所乐、乐有所益。”

  高标准建设完成解放广场公园、溧河公园、天鸿苑公园三大公园,鞠园、举园、静心园等游园、绿地42个;完成农运南路、B6路、西巷等15条道路的林荫路建设工作;辖区内新建居住区市级园林小区申报率达90%以上,省级园林小区申报率达70%以上;三川玉锦台小区、宇信凯旋公馆小区绿化建设作为样板向全省推广……自然与人文相宜、生态与生活交织,宛城区执“绿”为笔谱写“生态答卷”,一个个大公园、微游园成为城市“颜值担当”,“推窗见景、移步入园”从纸面变成现实。

  近年来,宛城区立足巩固、围绕拓展、着眼衔接,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在乡村巨变的新画卷上,是产业旺、农村美、村民富的“妙笔生花”。

  爽口嫩滑的米线,伴着香醇浓厚的芝麻酱,卷着焦香酥脆的花生米,一口下肚,就能激活全身细胞。专属的味蕾记忆,是南阳人特有的“米线情结”。

  为让更多人品到地道南阳味儿,操作间高速作业的生产线小时低温烘干等多道工序的“宛禾”米线,正等待装箱后被送到千家万户的每一位消费者手中。而这火遍全国的“南阳味道”,正是红泥湾镇庞庄村孕育的“南阳荣誉”。

  企业初创期,庞庄村以金天地农优产品合作社为基础,建成生产车间5000平方米、大型冷库2座,以用心用力的倾情服务,让宛禾香食品实现“拎包”入驻,迅速投产达产。从无到有,从“乡愁”小吃到网红美食,现今宛禾香食品年产值达4亿元,真正实现了“小米线”撑起“大产业”。

  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创建“五星”支部号角吹响后,庞庄村以“星”同“心”、用“心”创“星”,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将创星工作与推进村庄发展、村庄建设、村庄治理有机结合,从群众需求最强烈、反映最集中的问题着手,投资320万治理坑塘,建设文化广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完善养老服务功能,实现老有所养;推进快递进村,打通乡村寄递“最后一公里”;开展乡村光荣榜、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共谱文明新风尚。2023年,又创建了庞庄村乡村振兴产业园联合党支部,真心实意当好“金牌店小二”,解决企业在用地、用工、用钱、物流、原材料供应、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

  产业兴则乡村兴。目前,宛禾香二期4000余平的崭新厂房已投入使用,马安街产业园的金字招牌也高高竖起,六家食品加工类、艾草加工类大型企业落地生根,带动周边群众500余人就业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万大关。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秀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隆冬时节,黄台岗镇范蠡村地山桐子种植基的农户们正抢抓晴好天气,紧锣密鼓地开展固苗工作,为下一步山桐子移栽打下坚实基础。

  山桐子,别名油葡萄,是一种集观赏和经济价值于一体的优质高产木本油料树种,具有适种范围广、易种易成活、生长速度快、生产周期长等特点,被誉为“中国橄榄油”“空中油库”“黄金树”,作为油材两用树种,已列入国家战略储备林目录。

  种下山桐子,长成“摇钱树”。近年来,范蠡村紧密结合“两山论”,积极对接天润物华(北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建设南阳天润物华育种育苗(暨生物育种)产业化示范基地,从事山桐子繁育、展示、科研和加工。通过“政企联动、企农联动”培育山桐子产业,探索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增加农户收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山桐子4年挂果,7年进入丰产期,丰产期长达20-40年,亩产3000-5000斤鲜果,可榨300-500斤山桐子油。出油率高且油品优质,亚油酸含量高达62.9%,远高于山茶油的13.0%和橄榄油的32.0%。”据基地负责人介绍,山桐子全身都是宝,除榨油外,花蕊可做蜜源养蜂,饼粕可以加工做肥料。

  黄台岗镇范蠡村负责人:“基地以每亩每年600元的价格盘活1800亩林地,通过实施规模化土地流转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同时,还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实现务工不出门、打工家门口。目前基地单日用工量在120人左右,人均劳务增收2500元/月,有效解决了‘务工’与‘务农’、‘钱袋’与‘后代’兼顾的问题。”

  据悉,该基地规划总占地面积约3000亩,总投资30亿元。自2022年2月初开始建立,现已建好700多亩展示林和700多亩育种育苗基地。全部建成后,将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开辟新型山桐子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全国山桐子模范基地和生物经济产业园区,带动山桐子产业的快速发展。

  眼下,宛城区的各个乡镇,大棚经济酝酿着勃勃生机,“小果蔬”正加快形成“大产业”。

  瓦店镇白营村的壹加壹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里,一箱箱荠菜、灰灰菜、珊瑚菜、桑嫩芽摞成小山。这些蔬菜经过分拣、清洗、烫漂、冷冻等处理,就会成为一盒盒速冻净菜。

  “通过高温杀灭活性酶,在低温里迅速冷却,‘锁’住了营养成分,可以延长储存时间。”合作社负责人说,“速冻菜品从冰箱里拿出,沸水解冻30秒-1分钟就能进行烹饪,非常方便。”

  成立于2017年的壹加壹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是当地政府重点扶持的农产品加工及扶贫企业。合作社依托当地丰富蔬菜种植资源,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现代化农产品经营模式,与当地十多个行政村签订了上千亩蔬菜种植收购合同。与此同时,还向种植农户提供菜种及化肥等物资,并提供专业蔬菜种植指导,以确保优质原材料充足供应。

  目前,合作社通过“种植技术指导、收购专人跟踪,生产全程把控”实现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食品安全监控,已与三全、双汇等多家速冻食品公司签订了速冻野菜收购协议。

  “有机蔬菜现采现卖,羊肚菌三月出菇,草莓、葡萄、火龙果等水果,四季都可采摘!”距白营村不远外,梁庄村大山农业科技园的大棚内,藤绿果红,香飘四溢,生机盎然,甚是喜人。

  为使项目区成为农业多功能开发区、农业标准化样板区和生态农业示范区,大山农业科技园紧扣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链条化方向,在“特色”和“效益”上做文章,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三+”运行模式,完善“种植—养殖—加工”产业链和“种植业—养殖业—观光休闲—生态农业”的循环经济链,着力培育集高效生态、休闲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农业景观带。

  “腾笼换鸟”,寸土也能生“寸金”。“园区核心区和示范区的农业产值达2亿元以上,影响辐射梁庄、岳庙、邓官营等村两万亩种植区域,带动周边区域3000名农户发展高效农业,持续稳定增收。”大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这样说道。

  采摘、煮熟、揉搓、暴晒……开在园区内的乡芝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立足本地、另辟蹊径,发掘父母长辈儿时常吃的美味食物——芝麻叶,研发三大系列十多个种类,将乡愁味道做成河南特产,开创了芝麻叶食用的新领域。其中,芝麻叶深加工技术已成功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填补了国内该项技术的空白。系列产品突破地域性限制,不仅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各大城市,而且远销新加坡、韩国等海外地区。

  乡芝恋是园区内众多企业的一个缩影。为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形势,园区打造众创空间,搭建创业平台,先后带动20家企业入驻,吸收50名社会青年实现创业,解决了农村青年创业所面临的市场、品牌等瓶颈制约,开辟农村青年就业创业新天地。

  如何才能物尽其用,地尽其利?汉冢乡竹园村数字农业生产实践基地探索出了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基层样本。以竹园村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为经营主体,基地引进河南省棠兴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土地托管服务模式和郑州大学“豫种田”数字化农业综合服务管理平台,采用先进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和农事全程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方式,促进农业绿色高效发展,引领各村集体稳步壮大,带动更多农民增收。

  “保障农民基本土地收益的前提下,‘政学社企’多方参与建设,以降低农业生产资源与人力成本,大幅提升作业与管理效率,增产提质增收为目标,塑造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企联营’数字农业生产实践新样板。”竹园村负责人说,目前,全村可耕种土地3580亩,基地托管规模2629亩,其中2120亩用于大田农业生产托管,509亩用于发展高效农业。

  瞄准研学旅行赛道,汉冢乡万庄村充分挖掘“集体用地”潜力,利用村内闲散土地引进卢园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项目及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距城市不远,离自然很近”,漫步其中,满眼的风景绘成治愈系画面,让人从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解脱出来,尽情享受自然之美、娱乐之趣。

  在实践中体验,才能在体验中感悟,继而在感悟中成长。基地结合地域特色和自然环境,开展涉及素质拓展、军事训练、国防教育、人文地理等领域四十余项体验课程,让研学成为孩子们描绘彩色未来的“调色板”。

  温室里长不出青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当把教育还给生活,从课堂走向田野,知识就会变得鲜活而有温度。在自然的环境中边游边学,在愉悦的氛围中边学边游,惬意又独特的体验不仅让卢园成为研学之地的热门选择,也让万庄村成为亲子近郊游的网红打卡地。截至目前,基地累计开展64期研学活动,受益人次近6万人。

  “绿”墨重彩绘新景,田畴沃野唱“红”歌。现代城市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城和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铺展时间长卷,宛城的每一刻都闪耀着活力光芒,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实干故事,每一个变换瞬间都在书写着未来。宛城的奋进,是“民富区强”前行脚步的未曾停歇;宛城的和谐,是“硬核民生”不负人民的美好期盼。

  历史已经铸就,历史正在创造。宛城生态宜居,热土兴业的故事讲不完、也讲不尽。过往为基,前序为章,宛城儿女高扬前进之帆、力挥实干之楫,扛起打造“居者自豪、来者依恋、闻者向往”的品质之城使命,继续乘风而上,奔赴新的征程。(全媒体记者 马钰春子)

搜索